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4.1

江西-吉安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隶属江西省
省重点 卓越医生 卓越医生(中医) 双万计划

一、井冈山大学摘要:

井冈山大学的简介,可以帮同学们了解井冈山大学究竟是一所怎么样的好大学,熟知井冈山大学在全国的认可度高、含金量及厉害程度。

二、2024年井冈山大学简介:

井冈山大学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江西省吉安市。学校现有青原、吉福、长岗3个校区,校园面积2458.7亩,校舍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2余亿元,图书馆藏书214万余册。学校设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50个,职教本科招生专业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其中13个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22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

办学历史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撤并和数易校名,于2007年恢复更名为井冈山大学。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会商支持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学校2011年开始举办研究生教育,2021年学校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努力培养“信念坚定、忠诚担当、勇于胜利、能堪大任”的井冈特质时代新人。学校坚持立足井冈、服务江西、面向全国,秉承“振兴革命老区、服务地方发展”办学宗旨,明确“升层次、调结构、补短板、强特色、重治理、提质量”发展路径,秉持“广学坚守、勤思敏行”的校训,形成了“红、绿、古、金”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紧扣一条主线、坚持两个融入、打造四张名片、实现八大进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思路,推进各项事业进位赶超。致力于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撑高地,应用转型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高地,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智库高地,努力建设“区域有贡献、省内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区域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打造全国著名红色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强化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开启“10+15”省级立项规划硕士学位点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学科特色铸峰行动计划,打造校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成长学科三类学科布局,着力构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2+3+6+9+N”学科架构体系。聚焦江西“2+6+N”和吉安“1+4+N”主导产业体系,重点推动实施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抓好抓实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物学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学科;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社会工作、生物与医药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在江西省第二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中排名前30%的专业达13%,位居全省应用型高校第一。

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基础,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成效显著。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现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井冈山精神+学、训、研、赛”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搭建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平台支持。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0个;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机械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100多项;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我校“百年好合——百合照亮乡村振兴路”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学校获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04个,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旅游局重点研究基地1个,等等;学校另有内设科研平台4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四大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98项,江西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4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5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6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20余部,获批知识产权成果600多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48人(教授135人,副教授422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职工1059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352人。现有二级教授11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省“双千计划”19人(含柔性引进)、赣鄱英才555工程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7人、入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3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1人、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一个批”青年英才2人。先后聘请了中科院院士肖伟、欧阳自远等5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或荣誉教授。

党建思政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学校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搭建了井冈山精神博物馆、红色励志班、“映山红”青年学院、国学院、“红医联盟”等多个思政育人平台,打造了“两场、两馆、六园”,努力将井冈山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育人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力争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我校专家主编的《红色文化》(高中版)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学校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联合创编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连续16年在国内演出260多场,与学校组织的“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均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连续九年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活动。学校2000余名师生参与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演出,荣获“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排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展现了井大学子风貌,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合作交流

持续深化同济大学与我校对口支援合作,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对口支援四个显著提升”,开展师资培训、干部培养,至今已举办12届“同济学术周”活动;与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6所国内著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并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学校与美英俄韩日德等17个国家(地区)39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印度曼格拉姆大学共建首个汉语教学中心,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了印度研究中心(筹)、井冈山大学印度研究所。

服务社会

学校建设纳入了科技部和江西省《部省合作2021-2022年工作要点》;江西省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将支持学校发展纳入“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和“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吉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12个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产教融合,成立了“数字经济”等3个现代产业学院,获批了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与数十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内著名高校和地方党政单位在学校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或研修基地30余个,“映山红培训学院”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高校举办培训班570余期,培训学员2.6万余名。选派多批次高学历科技特派员助力富民强县工程建设,探索出“高校—科技园—企业”的科技服务地方模式,服务成效得到了赵乐际、胡春华等中央领导同志肯定;“十三五”以来,集中优势力量帮扶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为地方脱贫和乡材振兴作出应有贡献。合作共建了省级井冈山大学科技园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陆续成立了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地方校友会,不断汇聚学校发展力量。

奋进新时代,全校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努力交出不负革命先辈、不负老区人民、不负师生员工的时代答卷,加快推进“区域有贡献、省内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区域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