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复旦大学强基计划
2025年复旦大学强基计划继续聚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综合素质优秀的A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和学科竞赛破格的B类考生(五大学科奥赛全国决赛金牌/银牌获得者)。报名时间为4月15日-30日(B类考生截止至4月26日),考生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且只能选择复旦大学一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涵盖文理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等9大类,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将在报名平台公布。
.jpg)
二、专业选择与学科门槛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对选科有明确限制。例如: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要求考生选科为“物理+化学”(适用于理科综合改革省份);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类:选科不限;
基础医学:部分省份要求“物理+化学”,需以2025年招生简章为准。
考生需根据自身学科优势与兴趣匹配专业,且不可跨专业组调剂。例如,2024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化学专业在山东省(综合改革选科物理+化学)的录取综合成绩为83.38分,而生物科学专业在吉林省(物理+化学)的录取线为80.85分,可见学科门槛与竞争差异。

三、校测考核:初试定门槛,复试决胜负
校测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阶段:
1.初试(笔试):高考后、出分前进行,按专业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并根据分省计划3倍划定复试入围线。例如,2024年清华大学在上海(综合改革选科物理+化学)的强基入围线为597分,北京大学在浙江(综合改革)的入围线为686分。
2.复试:含笔试(部分专业)、面试、体质测试。数学与物理专业A类考生需参加笔试,其他专业A类考生直接面试;B类考生免初试,直接进入面试。
校测成绩占总成绩的15%,直接影响最终录取。以2024年中山大学化学专业(重庆物理+化学)为例,录取综合成绩81.9867分中,高考成绩占85%,校测占15%,其中笔试占校测30%、面试占70%。
四、录取规则:综合成绩定生死
录取以“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计算综合分,按分省分专业计划择优录取。需注意:
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且需达到本省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招生线);
B类考生若综合分达到A类最低录取线,可追加计划录取。
以2024年北京大学数学类(上海综合改革)为例,录取综合成绩为90.7795分(高考折算85%+校测15%),而该校在上海的入围线为598分(高考裸分),可见高考成绩是入围基础,校测是逆袭关键。
五、数据对比:分数线与竞争烈度
参考2024年数据(2025年分数线尚未公布),强基计划录取线普遍高于一本线,但低于普通批分数线。例如:
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重庆历史类):录取综合成绩80.68分,对应高考成绩约需超当地一本线50-70分;
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重庆物理+化学):录取综合成绩88.1267分,校测成绩占比更高,适合面试能力突出的考生。
考生需结合本省历年分数线与自身成绩定位,例如,2024年北京大学在浙江(综合改革)的强基入围线为686分,而该省当年特殊类型招生线约为592分,可见强基计划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
六、关键时间节点与避坑指南
1.简章发布:预计2025年2月公布,需关注复旦大学官网和阳光高考平台;
2.材料提交:报名时需同步在复旦大学综合素质平台提交证明,逾期不候;
3.确认环节:入围复试后需在线签署承诺书,未确认者视为放弃资格;
4.录取批次:强基计划录取早于提前批,一旦录取不得参加后续批次投档。
避坑提醒:
竞赛银牌以下考生不建议冒险报B类,需以高考成绩为主;
体质测试不合格者一票否决,需提前训练;
文科专业校测侧重经典阅读与思辨能力,需针对性准备。
七、写给2025考生的终极建议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顶尖人才的“直通车”,但高竞争、高门槛的特性要求考生理性评估自身实力。建议:
1.定位清晰:结合历年分数线与自身模考成绩,选择匹配专业;
2.校测备战:理科生加强竞赛思维训练,文科生积累经典文献分析能力;
3.高考为王:即便校测占比15%,高考85%的权重仍是绝对核心。
距离报名仅剩1个月,考生需即刻启动材料整理与备考规划。强基赛道的竞争,从这一刻已然开始。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2024年强基计划录取结果,2025年招生政策以复旦大学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