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5年高考生而言,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是进入顶尖文科领域的黄金通道。其文科方向聚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类三大专业,旨在培养扎根传统、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学术人才。报考者需在4月15日至4月30日完成报名(破格生提前至4月26日),且不可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jpg)
一、复旦大学文科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复旦大学文科强基计划的核心专业均为传统基础学科,强调学术深度与创新能力:
1.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
聚焦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研究,结合语言学、历史学与考古学,培养能破解文化密码的复合型学者。课程涵盖《说文解字》研读、出土文献整理等,学生需参与国家级古籍整理项目。
2.历史学
以中国史为核心,融合全球史视野,注重史料辨析与理论建构。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等,学生需掌握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
3.哲学类
涵盖中西哲学经典研究,侧重逻辑学、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人才。
选科要求:根据2024年招生政策,文科强基专业对再选科目无限制(如上海、北京等综合改革地区)。但2025年具体要求需以4月发布的简章为准。
.jpg)
二、报考流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1.报名阶段
A类考生(综合素质优秀):2025年4月15日-4月30日登录复旦大学强基报名平台提交材料。
B类考生(学科竞赛国一/金牌获得者):需在4月15日-4月26日完成报名,并提交竞赛证书及学术成果。
2.高考与校测
考生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85%。校测分为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体质测试)。以2024年为例,北京地区基础文科类入围分数线为662分(历史科目组),辽宁历史类入围线为653分,均依据高考裸分划定。
3.录取规则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A类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B类考生若综合成绩达A类最低线,可追加计划录取。

三、培养方案:学术深耕与资源倾斜
复旦大学为强基生定制专属培养路径:
小班化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1名学术导师+1名跨学科导师,大一起参与课题研究。
本硕博衔接培养:通过考核者可直接进入硕士或博士阶段,缩短学术成长周期。
国际交流优先:强基生可申请哈佛、牛津等顶尖高校的暑期研修或联合培养项目。
以历史学为例,学生需在大二完成“断代史专题研究”并提交论文,大三进入考古现场或档案馆实践。
四、数据参考:分数线与竞争分析
2024年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文科专业在部分省份的入围分数线如下(数据源自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北京(历史科目组):入围线662分,对比普通批次录取线低约10-15分。
辽宁(历史科目组):入围线653分,超当地特控线(2024年辽宁历史类特控线为534分)119分。
上海(综合改革):哲学类入围线598分,要求高考成绩位列全市前2%。
需注意,入围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例如,北京大学2024年上海地区强基文科综合录取线为90.78分(满分100分),其计算方式为高考成绩占85%,面试占15%。
五、给2025届考生的备考建议
1.精准定位自身优势
文科强基计划侧重学术潜力,考生需在文综/历史单科成绩、竞赛奖项、论文或学术活动中至少有一项突出表现。
2.提前准备校测内容
笔试:重点考察古文阅读(如《史记》选段分析)、逻辑推理(哲学类)和史学理论(历史学)。
面试:模拟学术答辩,例如“如何考证一篇战国竹简的真伪?”
3.关注政策动态
2025年招生简章预计4月发布,需及时查看复旦大学官网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确认选科要求与分省计划。
复旦大学文科强基计划是学术理想与家国情怀的交汇点。对于有志于守护文化根脉的考生,这不仅是一次升学机会,更是一份传承文明的使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