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最容易转专业的985大学有哪些?

刘老师

输入分数,看专家推荐大学

输入分数

马上查看 >
免费测你能上的大学

大数据智能推荐 × 专家团队精选

你的分数
高考省份
首选科目
历史物理
再选科目
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马上查看>

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最容易转专业的985大学有哪些?

据吉林大学教务处12月15日消息,吉林大学本科生集中考核转专业将全面放开转出限制。

据介绍,吉林大学本科大一大二年级都可以报名参加转专业,而且不再限制转出比例,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笔试考试,报名的同学只需要参加所报名专业组织的考核即可。学校会将所有接收转入的学院分成两个批次,学生在每个批次的30多个专业里可以有序选报三个志愿专业,大一不成大二再来,最多可以有报12个专业的机会。

对大学生们来说,转专业成功几率大大增加。

转专业,成“救命稻草”

每年高考,各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名额并不相同,有些省份分配到某个专业的名额仅为个位数甚至是没有。考生们为了考取心仪的高校,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经常会选学校而忽略专业,甚至因为“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转专业,就成为不少学生转换到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就提到: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转专业更加明确: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

然而,多年来,各大高校转专业的门槛,始终不低。多数高校在转专业政策上,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必修课成绩在年级专业排名前20%、前10%甚至更靠前才有机会转专业。甚至还有高校规定,申请跨学科大类转专业的学生在转业后需进入低一年级学习,且学生需承诺放弃系内推研资格、放弃当年奖学金评选资格等。

很多高校采取严格的转专业限制,实行“高分转低分”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企图通过从分数线较低的专业转入热门高分专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高校行动,自由转专业

近年来,不少高校完善转专业制度,转专业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甚至零门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较早允许自由转专业的高校。2013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根据该校的相关规定,中国科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3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表示,“百分之百”满足学生选择专业的需求。中国科大四年内均可转专业:本科生进校一年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部分有接收条件的院系公布接收计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申请,接收院系遴选录取;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可在学院内调整专业,四年级可以调整专业方向。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7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正式发文,从2016年起浙大为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与以往的转专业政策相比,增加了大三的转专业机会。浙大招生处表示,除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外,其他所有在校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但通过提前批次入学的考生只能在该批次专业中转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也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根据浙工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试行)》,学生在第二、三、四学期,若符合专业准入条件,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浙江工商大学更是允许新生报到时就互换专业,只要找到愿意互换专业的同学,同时双方父母同意,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为了使得信息更好的交互,新生报到当天学校还会专门设立“互换专业咨询点”。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曾在招生宣传中提到该校实施了转专业申请“零门槛”制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承诺。

此外,近几年,全国多所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与目前仍是主流的学年制不同,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和绩点作为学生学习的质和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为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年学分制的时间和内容刚性,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

由于完全学分制下课程的多元化、大类专业的流通性、课程自主学习的付费制等特点,使得学生在选课方面的自主性变大、大类专业之间的选择壁垒进一步破除,“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普遍出现。同时,高校在转专业方面的“不设限”“零门槛”制度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浙江财经大学在浙江省内首推完全学分制下的专业准入准出制度,打破了以往相对固化的专业修读和培养模式,构建自由灵活的专业转换“立交桥体系”。“准入”机制把专业选择权交给学生,各专业(类)公布准入门槛,达到准入要求即可申请进入该专业(类)修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准出”机制鼓励交叉、融合跨类修读多个专业,把毕业选择权交给学生,达到某一专业的准出要求即可申请从该专业毕业,学有余力的学生符合多个专业准出条件的,可以自由选择毕业专业和辅修专业,允许更灵活的毕业路径。

专业“冷热不均”,如何调节

虽然申请转专业不设门槛,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但很多学校之所以没有放开转专业,主要还是担心——学校的“好专业”“优势专业”可能会令大家挤破脑袋,而很多冷门的专业,可能会出现大批学生转出去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高校撤销冷门专业,造成学科专业结构不均。

对比,部分高校开始对转专业规模进行收紧。

2021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发布《关于规范本科生涉农专业转专业的若干举措》,合理控制全校转专业规模,设置涉农学院净转出上限。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涉农学院净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当年学生数的35%。如学生申请转出人数超过35%,本科生院及时与转出学院、目标学院沟通,调控涉农专业净转出人数。同时减少学生转专业志愿数量,学生转专业志愿学院由两个减为一个,引导学生在申请前做好理性决策,降低学生填报志愿的随意性。

图源: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

无论是严格限制转专业,还是无门槛自由选择专业,转专业制度确立的前提是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知。转专业带来的专业人数调整随之导致的专业增加和撤销,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学科特色和专业结构稳定平衡,这是高校仍需持续探索的问题。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独创:大数据推荐 + 专家精选
四川
政/史/地
物/化/生
一键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国际本科

文中提到的大学

查看详情>
浙江-杭州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查看详情>
安徽-合肥 | 本科 | 理工 | 公立 | 中国科学院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查看详情>
吉林-长春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四川
 
物理/化学/生物
点击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精选推荐

这8所大学,毕业容易进国企/央企,端上铁饭碗 【速看】报考大学时,冲稳保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避坑指南】防止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利弊/招生大学/招生专业/就业前景 6方面入手,快速了解一所大学的档次水平

高考试题

更多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