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线多少分?附2023能考上的最低分及位次

圆梦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本文将奉上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4年有意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上海交通大学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综合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成功进入985、211、双一流、中央部属大学行列,入选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卓越农林、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一共拥有80个硕士点、48个博士点、29个特色专业、9个一级学科、17个一流学科、15个重点实验室。在2024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50名、2024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51名,学校的生物学、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被教育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是整个上海交通大学最好的学科。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3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4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一、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普通高考省份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省份 批次 理科最低分 理科最低位次 文科最低分 文科最低位次
山西 本科一批A类 660 271 618 50
内蒙古 本科一批 636 483 621 37
河南 本科一批 691 198 668 76
四川 本科一批 695 91 633 56
云南 本科一批 680 134 660分以上 51位以内
陕西 本科一批 695 91 650 71
青海 本科一段 625 31 - -
宁夏 本科一批 625分以上 104位以内 628分以上 51位以内
新疆 本科一批 653 73 611 41
二、 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新高考省份参考
省市 批次 专业组 最低分 最低位次
北京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1) 674 838
北京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2) 682 482
北京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3) 679 606
北京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4)(中外合办) 669 1127
天津 本科A批 上海交通大学1组 685分以上 759位以内
天津 本科A批 上海交通大学2组 685分以上 759位以内
天津 本科A批 上海交通大学3组 685分以上 759位以内
河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组 677 245
河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组 659 56
辽宁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组 684 364
上海 上海交大(01) 580分以上 2393位以内
上海 上海交大(02) 580分以上 2393位以内
上海 本科批 上海交大(Q2) 580分以上 2393位以内
上海 本科批 上海交大(Q3) 580分以上 2393位以内
江苏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1组 660分以上 104位以内
江苏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2组 677 557
江苏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3组 670 1162
江苏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4组 688分以上 116位以内
浙江 一段 - 697 269
福建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500组 659 1259
福建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999组 678 303
山东 一段 - 679 502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1组 656 63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2组 690 119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3组 682 305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4组 673 734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5组(国家专项计划) 672 810
湖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06组(国家专项计划) 669 1063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101组 652 75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102组 683 110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103组 674 322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104组 664 803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305组(国家专项) 632 382
湖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第306组(国家专项) 657 1387
广东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201组 667 42
广东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202组 692 110
广东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203组 683 322
广东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204组 671 922
海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1) 801 96
海南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02) 818 54
重庆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组 668 335
三、上海交通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606人,全日制研究生26944人,学位留学生2096人;有专任教师370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入选首批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